会计学院系山东女子学院的二级学院,其前身为会计系,已有18年的办学历史。会计学院现开设会计学专业(本科),会计学专业(成人本科),会计电算化、会计(注册会计师方向)、审计实务和会计(中澳大专双文凭)四个专科专业,财务管理专业(本科)拟于2012年招生。会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,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86%,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91%;现有省级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名,校级教学名师2名,校级优秀教师3名。此外,长期聘请校内外专家为兼职教授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。
注重教学质量,推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。会计学院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,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完善学科专业体系,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。坚持理论为基础、注重应用、强化实践、提升内涵,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。现有省级特色专业1个,省级特色课程1门,省级教改立项1项,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;校级特色专业1个,校级重点专业1个,校级精品课程3门,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支,校级优秀教材1部,校级教改立项3项。
丰富专业内涵,稳步提升科研水平。会计学院教师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研讨,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。近三年共发表论文100余篇,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3篇;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3项,主持厅级课题5项,主持校级青年课题5项;获得省级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,厅级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。
突出实践教学,注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。会计学院重视教学实践环节,突出实践教学特色,构建了“多元化、多层次”的实践教学体系,创建了省内较为先进的实验(训)室,包括会计综合实验(训)室、ERP实验(训)室、财务管理实验(训)室和审计实验(训)室,实现了实训环境仿真化,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校内实践条件。同时,加强实训基地建设,走“产、学、研”一体化道路。现已建有大华会计师事务所、天演会计师事务所、海信通信有限公司等30多处专业对口、运行有保障的校外实训基地,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拓宽就业渠道,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比例。会计学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,不断完善“一书多证”制度,及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证书考试,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获得必备的资格证书,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。学院通过双基地建设、就业咨询会、双向选择会等方式,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,提升学生的就业层次,近年来学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%以上,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。
注重人性化管理,建设和谐幸福学院。会计学院领导班子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,立足于女性教育特色,坚持以人为本、德育为先,将人性化管理贯穿于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的各个环节,营造了昂扬向上、民主和谐的育人环境。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、社团活动、心理咨询、学术讲座、宿舍文化等,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,师生共建和谐幸福的会计学院。